肩夾擠症候群-原來不是五十肩!?長期駝背、姿勢不良,可能患上肩夾擠症候群

肩頸年紀四十歲以上、經常久坐、肩頸僵硬不舒服、抬手時感到疼痛…聽到上述症狀,一般人的直覺就是「我罹患五十肩了嗎?」

其實五十肩的盛行率並不高,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更有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不管是哪一種,都表示需要大幅度調整工作的身體姿態囉!

來看看如何辨別與如何治療吧!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肱骨頭部和肩胛骨夾擠到棘上肌,造成棘上肌斷裂、
滑液囊發炎,稱為肩關節夾擠症候群。
1.成因
組織退化老化或肌腱受傷
肩膀肌肉使用過度
2.症狀
手舉高過肩、過頭就會痛
睡覺時壓到患部會疼痛

五種人當心罹患“肩夾擠症候群”

1.曾肩關節脫臼的人
2.坐姿不佳、胸廓肌力失衡的人
3.駝背、圓肩等使胸椎過度後凸的人
4.旋轉肌退化、組織老化的人
5.先天性肩峰下彎及勾狀的人

如何區分五十肩與“肩夾擠症候群”?

如果是肩夾擠症候群
1.發生初期,肩膀角度受限不嚴重
2.手臂活動時容易感到疼痛,休息時症狀會減緩
3.將手側抬時幾個角度會痛
4.側躺時,壓到患側會疼痛
如果是五十肩:動作受限,手臂無法側抬。
五十肩資訊,請參閱《秒懂五十肩治療新選擇》喔!

秒懂五十肩治療新選擇,讓五十肩治療不再曠日廢時、不再痛不欲生!


你有“肩夾擠症候群”嗎?

手摸對側肩膀,同時抬高會痛嗎?
舉手、抬手時會卡卡嗎?
運動時揮動手臂會疼痛嗎?
晚上睡覺會痛醒嗎?
如果以上很多「     」,
就很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
建議做進一步檢測!

如何自我檢測“肩夾擠症候群”?

將手外展,舉至齊肩,
透過舉到哪個角度會產生疼痛,進而判斷:
1.60度~120度發生疼痛
2.超過120度疼痛感會消失
3.超過120度疼痛感會消失

如何改善“肩夾擠症候群”?

增強上背肌肉力量
注意坐姿,且不要久坐
伸展胸小肌(避免駝背、肩胛骨內轉及前傾)
建議動作
將手輕靠門框,手肘超過肩膀,身體朝向,感覺肩膀稍微緊繃,停留 30 秒,重複 3-5 組。

如何治療“肩夾擠症候群”?

精準注射治療
透過高階影像引導將藥物精準注射到發炎滑囊或肌腱附著處緩解疼痛。
先緩解疼痛,能讓病人更快進入物理治療及運動訓練的階段。
再生治療
透過PRP、羊膜萃取物注射等療法修補旋轉肌。
開刀
若旋轉肌袖肌腱斷裂、肩峰有骨刺,建議做肌腱修補或肩峰整形手術。

健康小提醒

比起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較不為人所知,但發生率非常高。
積極治療後,疼痛仍不斷復發,需進一步檢查,若發現肩峰先天結構壓迫旋轉肌,建議盡早開刀處理,避免旋轉肌斷裂發生。
改善坐姿、強化肌力是預防此疾病的最好方法。
若工作環境無法改善,可先透過注射治療減緩疼痛,再由專業人員引導調整日常動作。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膝蓋韌帶傷害:上下樓時膝蓋疼痛?步行時常軟腳?了解韌帶損傷3大原因

多年前,有個風靡全台灣的節目叫《全民大悶鍋》,其中〈名人傳真說文解字〉單元,由藝人郭子乾模仿張宗榮老師解字。

單元中有一個橋段,是郭子乾以驚人的速度將腳提起90度連續踢腿,一邊踢一邊說:

「你咖骨、你咖骨、你咖骨五架嫩Q某?」

現在已經忘了為什麼覺得好笑,倒是覺得這把年紀如果能將腿踢成這樣,膝蓋肯定保養得很不錯!如果要維持這種勇健的水準,就需要多認識膝蓋韌帶傷害如何預防與治療喔!



什麼是“膝蓋韌帶傷害”?

膝關節韌帶由四大韌帶主成,對吸收衝擊、
防止關節脫位十分重要,常因猛烈撞擊而斷裂。
前十字韌帶
後十字韌帶
抵抗前後力量,決定穩定性的主要韌帶
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
提供關節橫向移動的安定性。

容易造成“膝蓋韌帶傷害”的原因

因運動不慎而斷裂。
例:打網球、滑雪、打籃球
易斷裂部位:前十字韌帶
因猛烈前後撞擊而斷裂。
例:車禍
易斷裂部位:後十字韌帶
遭受橫向撞擊、牽拉造成創傷。
(嚴重者可能同時損傷半月板或十字韌帶)
易斷裂部位:內、外側副韌帶

“膝蓋韌帶傷害”的分級

第一級:
       扭傷,韌帶沒有撕裂
第二級:
         韌帶部份撕裂,影響關節穩定性
第三級:
         韌帶完全撕裂,嚴重影響活動
韌帶受傷後數天內可能出現皮下瘀血

你有“膝蓋韌帶傷害”嗎?

上下樓梯時膝蓋不穩嗎?
走路時有無力感嗎?
跑步時無法減速或轉彎嗎?
膝關節伸直、彎曲時疼痛會加劇嗎?
平時膝蓋後側會疼痛嗎?
受傷時,膝蓋內部有”啪"一聲嗎?
是腿伸直時受到來自側面的撞擊嗎?
受傷後,有一次以上軟腳的情形嗎?
如果以上很多「   V  」,
就很可能有膝蓋韌帶傷害

如何輔助判斷“膝蓋韌帶傷害”?

躺平將膝蓋彎曲,請朋友抓住你的膝蓋,
手指放在彎曲部位,大拇指放在上脛前部。
將小腿骨拉向前方,觀察健康腳與受傷腳移動距離是否有差異。
健康腳較不容易被拉開移動。

如何處置“膝蓋韌帶傷害”?

多休息
適時復健
服用止痛藥
多鍛鍊
增強肌力
減緩韌帶鬆脫
快就醫
若有撕裂
儘速就醫
最好的預防是加強股四頭肌或大腿後側肌肉彈性與力量,能幫助固定鬆脫或斷裂的前、後十字韌帶。

如何治療“膝蓋韌帶傷害”?

復健治療
輕度撕裂者可穿膝關節支架,待自行修復
再生治療
PRP注射、羊膜萃取物注射,幫助組織再生
不必開刀、單次治療時間短、副作用少。
開刀縫合韌帶
適用於40歲以下患者及運動員
實際情況,應由醫生診斷評估。

健康小提醒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膝蓋退化性疼痛:長期久站、高負重 膝蓋舊傷族注意! 輕忽恐導致膝關節變形

越普及的疾病往往有越容易被輕忽的現象,今天來聊聊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它有多普遍呢?我們來看看數據:

70歲以上70%

60歲以上50%

50歲以上40%

40歲以上10%

30歲以上1%

其中又以女性居多。

如果你發現自己,或是家人:

❶ 無法走久或久站

❷ 一早起來時,要拖很久才能下床

❸ 膝關節無法打直

❹ O型腿

千萬要正視退化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越早治療,越能減少疼痛、維持膝蓋活動度。

若你本人或家人、朋友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歡迎分享這一篇文章給對方參考喔!



什麼是“膝蓋退化性疼痛”?

成因
膝關節內軟骨磨損,造成關節腔變窄、增生骨刺。膝關節韌帶彈性疲乏。
症狀
運動時膝關節不穩定、
卡卡的、會晃。
膝關節常常雙側疼痛,
傍晚時疼痛會加劇。

誰容易有 “膝蓋退化性疼痛”?

年長者與女性
根據統計,年紀越大罹患機率越高
女性多於男性
膝蓋有舊傷者
曾膝關節損傷、骨折、韌帶損傷會加速退化。
經常負重者
職業需要長期負重或久站,都要特別小心。
衰弱或肌少症者
因肌肉強度下降,使關節受力不平衡造成磨損。
體重過重者
肥胖的人膝蓋退化風險較體重正常的人高7倍。
家中長輩屬上述類型,就要特別留意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膝蓋退化性疼痛”4大常見症狀

無法久走或久站
退化關節容易疼痛或腫脹,
會使活動能力下降。
若疼痛部位不在膝蓋,或雙腿感覺麻麻的,就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需特別留意。
起床後,久久才能下床
退化的關節在早上特別僵硬,
要稍微活動才比較鬆。
走路、活動時可能出現響聲
膝關節無法打直
退化性關節變嚴重時,關節甚至會變形或出現O型腿的症狀。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分級

0級正常膝關節
1級關節間隙疑似狹窄、懷疑有骨刺
2級關節間隙輕微狹窄,確定有骨刺
3級關節間隙明顯狹窄,且有多處骨刺
4級關節間隙消失、軟骨磨光、硬骨變形
*依「卡葛倫-勞倫斯分級系統」分類

如何處置“膝蓋退化性疼痛”?

維持運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維持體力、強化肌力,增加膝關節穩定性,延緩退化。
控制體重
BMI ≥ 25的人應控制體重,降低膝蓋耗損,
減少膝關節負擔。
吃保健品
輕度退化者可吃葡萄糖胺、軟骨素等。
但效果因人而異,建議作為輔助。

如何治療“膝蓋退化性疼痛”

1.物理治療、復健、玻尿酸注射
2.再生治療
PRP注射、羊膜萃取物注射
骨髓濃縮液注射、幹細胞療法
不必開刀、單次治療時間短、副作用少。
3.手術更換人工關節
保守療法無效時的最後手段

健康小提醒

1.症狀初期:減重及運動、復健是減緩惡化最有效的方式。
2.症狀末期:就要考慮施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末期若不開刀,疼痛恐怕無法根除。
3.一旦發現症狀就要正視問題,盡早治療,才有機會擺脫疼痛,蹲下去可以馬上站起來!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足底筋膜炎:足跟一踩就痛?原來不僅是運動傷害,恐是足弓肌肉異常或萎縮

說到足底筋膜炎,一個人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曾有過足底疼痛的經驗。除非,不,其實沒有除非,很多人以為足底筋膜炎一定是常常運動、跑步、爬山的人才會發生,自己平常很少運動,每天待在辦公室,走動也不多,肯定不會有足底筋膜炎,這就錯了。

其實平常久坐、運動很少的人,一旦突然增加活動量(搬家、公司運動會、帶家人去郊遊),一樣會發生足底筋膜炎,尤其體重過重的人也容易發生。

最典型的發作跡象,就是早上下床的第一腳,腳跟感到刺痛,走一小段時間後才舒緩,過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刺痛,你是否曾經有過上述情形呢?快來看文章對照一下: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足弓重要的支撐結構,功能是拉緊
跟骨及足部,行走時扮演著吸震、緩衝的角色,如果過度負荷,容易造成發炎疼痛。

誰容易有“足底筋膜炎”?

足弓異常的人
例:扁平足、空凹足、足跟肌腱過短、高足弓
40歲以上需長期站立行走的人
近期運動訓練強度突然改變的人
長期穿足弓支撐功能不良的鞋子
體重過重的人

“足底筋膜炎”常見症狀

起床第一步,腳跟強烈刺痛,
步行一陣子後才漸漸舒緩。
久走或久站,足跟底部會刺痛。
按壓腳跟時會特別疼痛。
腳掌大拇指向後扳時,腳跟會疼痛。
疼痛點從足跟往前延伸到腳掌前側。
疼痛通常在運動後,而不是運動期間。
如果以上很多「     」,
就很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除了上述典型症狀外,可藉由超音波測量足底筋膜是否超過4mm,
超過就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如何預防“足底筋膜炎”?

選擇合適的鞋子,保持足弓功能
現代人多穿平底鞋、鮮少走路,造成足底肌肉萎縮,無法維持正常足弓張力,容易衍生成後天性扁平足,因此要選擇適合的鞋子,保護足底筋膜功能,減緩重複拉扯足底筋膜造成傷害。
建議選:包覆性強、鞋底具有足弓支撐性、不過薄過軟
常做伸展運動 
改善腳底肌力不足,以及
阿基里斯腱過度緊繃所導致
的足跟疼痛。
腰部不必過彎,重點
於在延展小腿肌肉。

如何治療“足底筋膜炎”?

藥物治療 使用非類固醇止痛藥、消炎止痛針。
物理治療 肌內效貼紮、治療性鞋墊及運動治療。
增生治療藉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藥劑至足底筋膜、足部肌腱、足弓韌帶等位置。
微細血管栓塞術(骨骼肌肉栓塞)藉微創導管技術將降發炎藥物經動脈送至足跟,快速減輕發炎。
體外震波治療利用震波刺激患部微血管再生,活化患部血流。

手術將足底筋膜切除

健康小提醒

足底筋膜炎看似單純,但亞急性或
慢性期很容易與其他足部疾病混淆。
  例:踝隧道症候群、脛後肌腱失能、腰椎神經壓迫等,需由醫生細心診斷才能判別。
體外骨震波、增生療法及肌肉骨骼栓塞在國際文獻實證有效,但改善足弓失能才是避免復發的重點,也能讓治療效果更加持久,建議:
・多走路、積極訓練足弓肌肉
・選擇有良好足弓支撐的鞋子
・定期伸展足底筋膜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大拇指腕掌關節炎:拇指關節常常隱隱作痛? 你恐怕罹患了3C手機症候群

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很多人看到「重度3C使用者」這個詞,會直覺認為這是在描述電競選手,或至少每天使用手機、電腦長達十幾個小時才算,自己應該還好,還不算是重度使用。

其實用不著到電競選手的程度,請大家現在打開自己的手機,查看每日平均使用時間,恐怕會嚇一跳。根據調查發現,台灣人每天3C平均使用時間高達10.7小時,我們對3C的使用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重度。

這就是為什麼「大拇指腕掌關節炎」有年輕化的現象!

你曾有過大拇指卡卡的、滑手機時腫痛的經驗嗎?很可能就是「滑手機滑到腕掌關節發炎了」,這是真的,並不好笑,如果症狀持續又不治療,最壞狀況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關節軟骨,想笑都笑不出來。

一起往下看看「大拇指腕掌關節炎」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什麼是“大姆指腕掌關節炎”?

大拇指腕掌關節又叫基底關節,讓手掌可以「握、張開、合閉」,因活動度高且使用頻繁,容易使用過度造成退化。
發炎時,出力時會
特別痛。

誰容易有“大姆指腕掌關節炎”?

家務勞動者
好發於40-70歲長時間做家務的人。
曾受外傷者
曾有外傷、骨折或脫臼的人。
重度3C使用者(每天都滑手機就算!)
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平板,與常用大拇指操作工具者,即使是年輕人也會發作!

你有“大拇指腕掌關節炎”嗎?

常使用大拇指滑手機嗎?
是否剛換比先前還重的新手機或平板呢?
手指關節有肥大、變形或紅腫嗎?
壓大拇指根部會痛嗎?
是否有握力下降的狀況?
手掌、手腕交界處有沒有出現疼痛?
如果以上很多「     」,
就很可能是大拇指腕掌關節炎
如果手腕活動受到限制,且疼痛會延伸到上臂,則可能是媽媽手喔!
(請參照媽媽手篇)

自己如何判斷“大拇指腕掌關節炎”?

將腕掌
關節伸直
拇指向手背推
進行Watson測驗
若感到疼痛,
就是發炎了!

醫師如何判斷“大拇指腕掌關節炎”?

透過X光檢視
若在關節處看到
1. 基底關節間隙變窄
2. 表面變得不平
3. 邊緣產生骨刺
4. 程度不等的關節脫臼
即是腕掌關節炎明顯症狀!

如何治療“大拇指腕掌關節炎”?

初期  關節炎以適度休息,服用葡萄糖胺。
中期  使用消炎藥物、復健、搭配再生治療。
後期  施打消炎止痛針、微細血管栓塞術(骨骼肌肉栓塞)。
末期  若藥物治療無效,建議採取腕骨關節切除
              手術,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狀態,解除疼痛
              及不便。

“大拇指腕掌關節炎”疼痛科治療撇步

休息復健後仍疼痛難耐時
可考慮透過超音波導引施打消炎止痛針,是快速止痛、副作用少的選擇。
發炎消退後
可考慮注射玻尿酸、或用增生治療(PRP、葡萄糖)等加速關節修復。
軟骨還沒嚴重磨損時
可考慮PRP注射,三到六個月後疼痛狀況和手指功能都會大幅改善,握力也會進步。

健康小提醒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踝扭傷後不穩定:走路或站立時常感覺乏力?小腿外側明顯緊繃?小心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找上你

先來做個小調查,這輩子曾經腳扭傷的人,在心中舉個手。

有吧?大部分的人都有過腳扭傷的經驗,如果是喜歡運動,特別是喜歡籃球、足球、羽毛球、越野跑的人或運動員,經常發現扭傷後的腳踝特別容易再次扭傷,或是一直隱隱作痛、不得不用腳掌外翻的方式走路。

這就是本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患者往往以為是小問題,置之不理的結果,就是踝關節平衡功能受損,進而導致長時間踝內翻走路步態不良,磨損後會累積為韌帶撕裂傷。 

看到這裡是否默默心驚了呢?趕緊往下看看如何面對與處置吧。



什麼是“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踝關節主要包含距骨、脛骨、
腓骨和內外側的韌帶群。
踝關節不穩定常常發生於腳踝
扭傷後的韌帶撕裂,並往往形成慢性足踝關節疼痛。
距骨是腳的主要負重骨之一,距骨軟骨損傷,常併發在踝關節不穩定後,沒有適當治療可能無法自行復原。

誰容易有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常常大量重複使用腳踝運動的人
例:常打羽毛球、足球、籃球等需要迅速改變行進方向,或頻繁跳躍的競技運動者。
曾經扭傷過腳踝的人
因扭傷後反覆發作,容易變成慢性腳踝痛、
退化性關節炎。
骨質疏鬆患者
因骨質脆弱,扭傷時要特別注意,以為是韌帶受傷,其實骨頭已經斷裂,要盡快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你有“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你有足踝扭傷病史嗎?
你曾在跑步時無法快速轉向嗎?
你曾長時間站立或走路時出現足踝乏力嗎?
你時常感到小腿外側肌肉緊繃嗎?
你的腳踝疼痛大多在外側嗎?
按壓內側是否也會痛或是過度腫脹?
踝關節感覺「鬆鬆的、不太穩」?

如何緩解“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急性期 遵循急性運動傷害「PRICE原則」。
Protection- 保護
rest-休息
ice packing -冰敷
compression-壓迫
elevation-患肢抬高
   如2週後仍不適,可用LOVE原則(下一頁)
受傷中期 採用「LOVE」原則
承重(Load)早點開始負重活動,
可讓新生軟組織生長得更好。

樂觀(Optimism)保持樂觀,降低
痛覺敏度,更能積極面對運動傷害。
循環(Vascularisation)配合適度有氧運動,維持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
運動(Exercise)多運動訓練肌力與
關節活動度,預防再次受傷。
   總之就是要保持輕度活動,不要都不動啦!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如何治療?

初期穩固
避免重複刺激患部,禁止推拿。
中期修復
再生注射療法搭配物理治療或其他方式,改善肌肉緊繃,緩解疼痛。
後期加強穩定
配合運動訓練,強化肌肉強度,
告別慢性腳踝疼痛、習慣性扭傷。

健康小提醒

若腳踝不斷反覆扭傷,最終踝關節平衡功能受損,長時間以「足踝內翻」的方式走路,可能導致韌帶撕裂傷。
踝關節不穩通常會引起踝關節炎。
有可能需要進行踝關節融合或全踝關切除,換人工關節。
距骨軟骨傷後受損處因供血不良容易惡化,保守治療甚少成功,僅能控制壞死面積,要修復受損的軟骨,多半需以手術切除。
  扭傷痊癒之後還是要做好訓練,防止習慣性扭傷的形成,以免惡化到不得不手術的處境。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坐骨滑囊炎:久坐族看過來,一坐就痛的「坐骨滑囊炎」正確治療觀念!

小時候如果不乖,會被老師打屁股,屁股火辣辣痛很久。

長大後不會被老師打屁股了,但我們如果不乖(坐姿不良、久坐),身體一樣會處罰我們,所謂「久坐屁股痛」就是這樣,長時間讓坐骨承受壓力、摩擦,缺乏血液循,太少活絡筋骨肌肉,容易導致坐骨滑囊炎,一坐就感到坐骨凸起處刺痛難耐,還會延伸到大腿後側,十分困擾生活。

早年這種病又稱為「織女臀滑囊炎」,因為那個年代從事紡織工作的女性很多,現代幾乎可以改稱為「電腦族滑囊炎」了,此刻正坐著滑手機用電腦看這篇文章的各位都要留意囉!快站起來活動活動吧!

如果你已經有症狀,歡迎使用文章提到的檢測方式自我確認、舒緩疼痛。還是好不了,就趕緊來照超音波,進一步治療。



什麼是“坐骨滑囊炎”

滑囊分布在關節的骨頭與肌肉間,是一種內含滑囊液的囊狀結構。
坐骨滑囊炎又稱織女臀滑囊炎。早期因紡織工作久坐縫紉,導致臀部的滑囊發炎,一坐就痛,才叫這個名字。

誰容易有“坐骨滑囊炎”

容易久坐的職業或病人
例:
上班族、縫紉師
拖拉機駕駛員、職業司機
行動不便者,尤以身材較瘦、臀部沒肉的老年女性比較常見,因臀部與椅子久坐摩擦導致,又稱“老太太臀瘤”。
大量重複使用臀大肌的職業
例:自行車手,反覆運動使用臀大肌,讓滑囊被臀部和座墊壓迫磨擦導致。

如何判斷“坐骨滑囊”是否發炎?

請對方放鬆趴下,用手輕碰對方疼痛處,確認位置。
坐骨凸起處疼痛且按壓到乒乓球大小的硬塊,
即可能是坐骨滑囊發炎。
   疼痛卻摸不到硬塊,建議做超音波檢查。

觸碰外還可以怎麼問對方?

最近久坐時間增加?一直騎單車或摩托車?
最近有臀部挫傷?撞到的地方靠近大腿後側?
彎曲髖部(抬腳、深蹲、坐、站)時感到刺疼,
且延伸到大腿後側?
久坐時臀部疼痛或酸脹?
按壓坐骨凸起處時會疼痛?
如果以上很多「     」,
就很可能是坐骨滑囊炎,
建議做進一步超音波檢測!

如何初步處置“坐骨滑囊炎”?

急性期
適度冰敷、避免過度按壓患部。
疼痛與腫脹通常於冰敷處理2天左右
,會逐漸消失。
疼痛緩和後
熱敷伸展、自行購買非類固醇
抗炎藥物(NSAID)幫助止痛消炎。
   如2週後仍不適,建議就醫接受注射治療。

“坐骨滑囊炎”如何治療?

緊急處置
注射消炎針,幫助患部消炎止痛。
針對老化
若因老化造成滑囊液乾涸,則以注射玻尿酸﹐增強潤滑與保護,減輕疼痛。
避免復發
改變生活習慣、不久坐,不過度刺激患部。

健康小提醒

預防就是最好的治療,建議大家
避免長期重複相同動作或運動。
  久坐時每20分鐘要扭扭腰、改變坐姿;每小時起身活動、伸懶腰,避免臀部過度受力。
若滑囊發炎後仍不斷受力刺激
(持續騎車、久坐),可能導致
滑囊鈣化,必須全身麻醉,開刀
將滑囊切除。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旋轉肌撕裂傷:晚上肩膀痛到睡不著? 四個典型症狀看你是否旋轉肌撕裂傷

肩膀痛、舉不起來,很多人直覺以為是五十肩,其實可能是旋轉肌已經撕裂了,如果置之不理,有機率引發其他組織發炎增厚,真的併發五十肩,得不償失。

如果大家有以下症狀:

  1. 肩關節疼痛(夜間特別疼痛)
  2. 肌肉萎縮
  3. 手臂明顯無法上舉、外展、外旋

下面會介紹如何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自我檢測是否有「旋轉肌撕裂傷」,馬上來試試看吧。



什麼是“旋轉肌撕裂傷”?

肩旋轉肌是在肩胛骨上的四條肌腱,負責控制肩膀旋轉。當活動量太大、動作太快、用力過猛都容易撕裂,非常疼痛。
常被誤以為是五十肩。

誰容易有“旋轉肌撕裂傷”?

大量重複使用肩膀的人
例:廚師、建築工人、家庭主婦、物流業者
容易造成肩部運動傷害的人
例:棒球投手、羽球、
游泳愛好者或選手
車禍、跌倒
傷及肩部的人

“旋轉肌撕裂傷”典型症狀

肩關節疼痛
(晚上睡覺、手臂上舉時都會特別疼痛)
手臂無力,
難以上舉、外展、外旋
  由他人協助上舉時不太會痛
,由自己出力上舉才會劇痛。

如何初步區別“五十肩”與“旋轉肌撕裂傷”?

試著抬肩,抬到特定角度會卡住且會痛,
但肩膀不會無力。
是->可能是五十肩。
肩膀因為疼痛抬不起來,而且無力。
是->可能是旋轉肌撕裂傷!

“旋轉肌撕裂傷”自我檢查

站立狀態下手臂向左右兩側抬起到耳邊。
        以同樣姿勢,手拿1公斤物體再抬一次。
如果更痛、手臂有無力感旋轉肌撕裂傷

  若有典型症狀、自行檢查皆符合敘述,建議盡快找醫師做超音波檢查,
確認撕裂位置與面積,並觀察有沒有積水症狀,再進行適切治療。

就醫前如何初步處置旋轉肌撕裂傷”?

讓肩膀休息,不拿重物、不頻繁抬高。
保持輕度活動,避免關節沾粘。
減少使用背包。

“旋轉肌撕裂傷”如何治療?

初期:先消炎、改善肌肉張力
可作復健、電療、熱敷
進階:若1-2個月未改善,則建議以下療法
1. 葡萄糖注射
2. 採用再生治療:PRP、羊膜萃取物注射
(搭配復健運動幫助組織修復)
嚴重:若撕裂傷嚴重,或再生治療半年仍無效,或是有治療時間壓力的運動員,可以採用
開刀治療。
  注意:65歲以上開刀可恢復活動度,但疼痛可能不會改善。

“旋轉肌撕裂傷”如何復健?


健康小提醒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媽媽手:手腕痛到睡不著? 以為小事卻很難痊癒的 慢性肌腱發炎

不久前看到新聞,歌手蕭敬騰透露自己因為過度彈奏樂器,使得左手大拇指舉不起來,才發現罹患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又稱為媽媽手)。

他先以震波、雷射等物理治療的方式,但狀況沒有好轉所以又接受了微創手術,幸好手術順利,左手大拇指又可以「翹起來」了。

很多對「媽媽手」不太認識的朋友可能這才知道兩件事:

一、原來不是「媽媽」才會有「媽媽手」。

二、看似單純的肌腱發炎,拖著不管會需要動手術。

正好藉此機會來和大家分享到底什麼是「媽媽手」、哪些人容易罹患、該怎麼及時處置與治療。



什麼是“媽媽手”

過度使用大拇指產生的慢性肌腱發炎
醫學名稱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又稱橈骨莖突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容易輕忽、很難痊癒。

“媽媽手”典型症狀

手腕拇指側有肉眼可見的腫脹
手指活動很卡、發出喀喀聲
疼痛和腫脹導致手腕、拇指難活動
手腕疼痛延伸到上臂
轉門把、抓握物體時疼痛加劇

誰容易有“媽媽手”?

手腕使力不當的人
最常見於「還不善於抱小孩」的新手爸媽
大量重複使用手腕與大拇指的人
例:
銀行行員、會計人員
生產線工作人員、上班族
文字工作者、餐廳服務生

如何判斷“媽媽手”?

若有典型症狀,可用芬可斯坦測驗(Finkelstein-Test)
進一步測試:
將大拇指包在四指內
將手腕向下旋轉
大拇指根部疼痛->建議就醫檢查是否積水或腱鞘囊腫。
感覺麻痛、像電到-> 手臂淺橈神經被壓迫,
要立即就醫避免永久傷害!

如何初步處置“媽媽手”?

急性期 適度休息、冰敷、避免過度按壓患部。
疼痛緩和後熱敷伸展、吃止痛藥。
   如仍不適,建議就醫接受注射治療。

“媽媽手”如何治療?

針對「患部」:以消炎針解除腫脹,
並預防重複摩擦引起二次傷害。
針對「手臂淺橈神經壓迫」:
以神經解套術減緩疼痛、穩定受傷的神經。
針對「治療後手部無力症狀」:
1. 按摩、伸展,讓肌肉與肌腱恢復彈性。
2. 以增生療法刺激組織再生、恢復強韌。

容易和“媽媽手”混淆的疾病

1手腕退化性關節炎
2.腕隧道症候群
3.頸部神經壓迫
  這些疾病都和手腕疼痛有關,
建議年長者一旦發現不尋常,
就找醫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

健康小提醒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中老年人膝蓋腫痛要注意!半月板破裂不是運動員才有,退化也可能造成!

「半月板軟骨」是「膝蓋的避震器」,增加關節穩定性,扮演緩衝的角色。很多人聽到半月板破裂,以為是年輕人或愛運動才會發生,其實退化也有機會導致。

年長者如果長期感到膝蓋腫痛、走路卡卡的,那就要特別注意了!半月板破裂一直不治療,可能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

趕快看看你有沒有文章中提到的症狀吧!



什麼是“半月板”?

半月板軟骨是膝蓋的避震器,增加關節穩定性,扮演緩衝的角色。

如果年長者長期感到膝蓋
腫痛、走路卡卡的,
那就要特別注意了!

“半月板破裂”的成因?

創傷性
意外傷害或碰撞,以運動損傷為主,多發生在青壯年,當膝蓋過度伸直、且合併旋轉時,
半月板夾傷、破裂。

退化性
因年老退化造成,反覆發作
且日益嚴重,導致受損
半月板更破碎,
難以自行修復。

什麼人容易“半月板破裂”?

長期從事激烈運動者
籃球員、足球員、登山、滑雪、越野跑者
膝蓋曾受傷、常搬重物
長時間蹲姿的工作者
建築工、水管工、地板工
水電工、木匠

如何觀察“半月板破裂”跡象?

雙側腫痛、有壓痛點
發出喀嗒聲
難以承重,無法搬重物
行走時有膝蓋鬆脫現象
無法奔跑、影響走路
有異物感、卡感
活動度受限、蹲下與起身時無力
上下樓梯與不平路面更明顯

如何協助家人判斷是否“半月板破損”?

McMurray測試:一人躺下,由另一個人輕輕抬起傷側的腿,參考示意圖做以下兩個動作。
1. 將膝蓋往內側、
腳掌往外側慢慢推。
2. 將膝蓋往外側、
腳掌往內側慢慢推。
如果會痛就表示有狀況,建議盡早就醫!

發現家人“半月板破損”如何初步處置?

休息、避免負重、冰敷
物理治療:熱療、電療
服用消炎藥物
以護具、肌肉貼布固定
,避免二度傷害

“半月半破裂”如何治療?

1.小而穩定的破裂
不用手術,以增生或復健為主
2.破裂範圍小於1/3
於急性期以增生療法加快復元速度
3.復健、保守治療三個月仍無明顯進步
建議考慮增生療法
4.不穩定破裂且症狀明顯
建議考慮部分半月板修補或半月板切除手術

健康小提醒

1.半月板破裂會加速退化性關節炎出現機率與嚴重程度。
2.經常伴隨十字韌帶傷害,且容易被忽略,需特別小心。
3. 建議積極治療,保存半月板部分緩衝功能,避免關節惡化。
4.若膝蓋曾受傷,建議儘早檢查,
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