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家人看醫生該注意什麼?醫師教你做家人「就醫健康紀錄」 ,快速掌握家人健康狀況!

陪伴家人就醫時,大家是否曾經觀察到,在問診過程中「醫生在乎的」和「你在乎的」並不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來告訴大家,醫生在問診時是怎麼想的。

以及如何透過「自我就醫健康紀錄」的觀念,幫助你帶家人看醫生時更順利。



當你要帶家裡老大人看醫生

怎麼又發作了?
是不是退化了?
之前買的保健食品
是不是都沒吃?
就說要多運動都不聽!
保險不知道有沒有賠?
該換工作多陪家人了嗎?
嗯...關於這個情形,要先了解:
發作位置 (Location)
發作型態 (Quality)
發作歷時長短(Quantity/time course)
疾病發作的型態或發作模式(Onset mode)
環境或誘發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s)
加重因素(Exaggerating/exacerbating factors)
緩解因素(Relieving factors)
伴隨症狀(Accompanying/associated symptoms)

就醫前可以紀錄哪些資訊幫助醫師了解家人的狀況?

家人的稱呼、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血型?
慢性病史、目前用藥狀況、疼痛部位?
症狀第一次發生的情形、症狀變化、症狀發生前後的活動?
有沒有服用止痛藥、退燒藥或是慢性病用藥外的藥物?
家族有沒有其他人有同樣症狀?
阿爸,我們家其他長輩、親戚有沒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
你有沒有對什麼過敏?最近打過疫苗了嗎?
這次痛是哪裡痛?你感覺到痛的時候當時在做什麼?
人在哪裡?做什麼動作會更痛?持續多久了?
這幾天有沒有惡化?前幾天去過哪裡?吃過什麼?
媽媽或阿公阿嬤有沒有類似狀況?
等等!
你怎麼知道我是你爸?

就醫前可以做什麼處置延緩病症?

以慢性病、行動不便的病人為例,因為就醫不便,當初跟醫師討論過的醫囑必須按時執行。萬一用藥方式不對,可能無法發揮應有效果。
症狀明顯時多做一點幫助減緩症狀的活動。
如: 平穩休息,放鬆心情深呼吸,簡單的復健動作等等。
根據以下延伸閱讀,做初步基本判斷:
《手指關節變形、變大、僵硬、彎曲就痛,可能是「這種關節痛」發作!教你如何自我判斷、該看哪科求助?》
《肩頸痛別輕忽!有可能是「這兩種」危險疾病!》

如有危險訊號,請立即就醫!

手指關節變形、變大、僵硬、彎曲就痛,可能是「這種關節痛」發作!教你如何自我判斷、該看哪科求助?

肩頸痛別輕忽!有可能是「這兩種」危險疾病!


「自我就醫健康紀錄表」怎麼做?

歡迎下載空白紀錄表
給自己或親友使用
下載連結於下方留言處

自我就醫健康紀錄表下載

自我就醫健康檢查表

自我就醫健康紀錄表下載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熱門門診擠破頭我總是掛不到號怎麼辦?教你透過「醫療分級制」找到合適自己的醫師!

「想看的門診太熱門,老是掛不到號怎麼辦?」

「身體有些不舒服,或突然受傷,但附近沒有對應的專科診所,就只能去大醫院嗎?」

我來分享幾個看診小撇步,幫大家節省時間和心力,又能得到最適合的醫療。

大家覺得實用的話,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熱門門診為什麼總很難掛到號?

有健保給付,去大醫院或小診所,
民眾就醫成本都差不多。
大醫院享受的環境、設備、資源
比較豐沛,民眾傾向去大醫院,
造成熱門門診擠破頭。

政府如何處理這種狀況?

建立「醫療分級」制度
將醫療院所依照規模分為四個層級
建議病人先到基層診所就醫,經醫師專業判斷是否需要轉到其他專科或大型醫院治療。
基層診所
只有門診
可進行手術
無病床
不限單一專科
地區醫院
有門診、住院服務、收治急診病患
病床20-99床
不限單一專科
區域醫院
有門診、住院服務、
收治急診病患
病床300個以上
至少有內、外婦、
兒科、病理、麻醉科
放射科、營養師、
住院醫師
醫學中心
有門診、住院服務、
收治急診病患
病床500個以上
以教學、研究、創新為任務,有最新設備與技術,收治個醫院轉來的急重症病人
有次專科醫師
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將治療、診斷困難的病人由「基層診所」轉至「上層醫院」。
將病情相對穩定的病人由「上層醫院」轉至「下層醫療院所」。

「醫療分級」與「雙向轉診」的好處?

有效紓解醫院擁擠。
保障醫療資源有效利用。
避免醫療人員的過勞。
提高醫療照護品質與水準。
節省醫療支出。
減少民眾等候看診時間。
達到民眾與醫療人員的雙贏!

附近診所沒有我要的科別怎麼辦?

台灣醫生的基礎訓練相當扎實,如果是一般輕症,如:感冒、痠痛、胃痛、輕微刀傷/撞傷/擦傷等。
即使附近沒有家醫科或相關科別診所,可以直接去習慣去的診所找醫師,通常都能處理。
或讓醫師做出專業判斷後再協助民眾轉診。

如果我就是想掛我想要的科怎麼辦?

建議先去附近基層診所,讓醫師初步診斷。
經專業診療後,如依然想轉診,可經醫師同意,
由醫師協助轉至其他專科或醫院照護。
受理轉診醫院都會保留部分門診名額,並迅速
安排就診,還享有掛號費減免。
未來病情穩定,還可回附近基層診所接受照護。

健康小叮嚀!

如果家中長輩有急、慢性疼痛困擾,
又苦於掛不到醫學中心的熱門門診。
歡迎到「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
疼痛門診」諮詢。
掛號方便快速、安排電腦斷層、核磁
共振也很快。
初步診斷後,如有必要,也可為您安排轉診至醫學中心。
醫師盧炳昇

盧炳昇醫師門診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聯新國際醫院 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僅每週二上午時段 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地方醫師抗疫日記:BNT可以預約了,我適合打嗎? -決定前你可能想了解的 7個重要資訊!

BNT疫苗已開放意願調查,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自己是否適合打BNT疫苗。

尤其是關於BNT疫苗副作用中罹患心肌炎的可能性。

我整理了以下資訊,歡迎大家參考,以及分享給你周遭的親友。



BNT疫苗是什麼?

BNT是一種mRNA疫苗,由德國Biotech與美國輝瑞製藥公司合作研發。
利用棘狀蛋白誘使人體產生抗體。
能製造Covid-19
表面棘狀蛋白的mRNA
打入人體模擬
被病毒入侵的情境
誘使人體產生抗體
得到免疫力

BNT接種後可能有哪些不舒服的情況?


BNT的副作用可能有哪些?


哪些人該擔心BNT的副作用?

根據最新報告,相較於沒有接種BNT疫苗的人,每10萬名有接種者會多1-5個人罹患心肌炎。
資料來源:由「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其中又以18-29歲年輕男性發生心肌炎比例最高。
發病時間約在一週後到 28 天內發生
大部分接受治療後都能良好痊癒

哪些人不適合接種BNT?

根據疾管署建議:
不論何種疫苗,只要有以下狀況,
都建議諮詢醫師後再接種。
發燒或正患有
急性中重度疾病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
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打完BNT疫苗該注意什麼?

在接種場所休息、觀察15分鐘,離開後再密切觀察15分鐘
觀察是否有以下狀況
● 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
● 持續發燒3天以上
● 嚴重過敏反應
(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
如有應盡快就醫!

BNT疫苗的優缺點?

     打完兩劑的保護力為95%,保護力最佳。
     相較AZ疫苗,產生血栓風險較低。     相較莫德納疫苗,較不容易有新冠手臂。
      18-29歲年輕男性心肌炎風險較高。
      接種第二劑時不良反應較AZ疫苗高。
      僅打完第一劑時,保護力較AZ疫苗差。

BNT疫苗去哪意願登記?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地方醫師抗疫日記:原來視訊看診非常適合高齡與行動不便的人!-關於視訊看診,你所不知道的7件事

視訊看診其實很適合高齡與行動不便的人,可以為病人和家屬減少很多麻煩,以及往返醫院的心力與風險。

以外還有一個通常只有醫師才知道的優點,就是很多病人在家裡的症狀表現和在醫院不太一樣,透過視訊看診醫生就有機會了解病人在家中的實際狀況、生活情境,有助於做出更準確的診斷與治療建議。

還有幾件你可能不知道的小知識,歡迎往下看!



視訊看診「現在」才有嗎?為什麼「以前」不太流行?

以前就有,只是定位不同。

現在衛福部推動的視訊看診是「防疫替代方案」,在疫情穩定之後就會解除。

視訊看診怎麼進行?

1. 掛號|經由電話、APP、第三方平台預約掛號。

2. 診療|使用視訊設備(手機/平板/電腦) 線上看診。

3. 取藥|藥來速領藥(醫院外部領藥窗口)、家人代領、郵寄藥物(僅少部分院所採用)

高齡、行動不便的慢性病患者在疫情之後面臨的問題?

1. 擔心去醫院會染疫,害怕回診,導致病情加重。

2. 長期在家,活動少、無法復健,症狀復發更鬱悶。

3. 接觸不到醫生、對病情改善缺乏信心。

4. 家人相處變長,容易產生摩擦,關係變緊繃。

視訊看診對高齡、行動不便慢性病患者的好處?

1. 可在熟悉、舒適的環境接受問診,助於恢復。

2. 
不用勞煩家屬請假陪伴,病人壓力也較小。

3. 大幅縮短外出、及等待看病時間,降低染疫風險。

4. 減少家庭看病成本,包含交通、請假、托兒等。

視訊看診對醫生的好處?

1. 可服務到「因疫情無法到院、不願意到院的病人」。

2. 不用面對面,降低醫師本身染疫風險。

3. 
可以了解病人在家的狀況,實踐以家為中心的醫療。尤其是慢性病、行動不便的病人,在家呈現的症狀可能與在醫院不同,病人的身心也比在醫院放鬆。(例如在醫院血壓總是比在家高)

4. 交流轉診資訊更有效率。相較原本使用轉診單的轉診系統,透過視訊看診平台,不同醫療院所的醫生們,能夠更有效率的交流轉診資訊。

為什麼醫院用的視訊看診方式都不同? 有些用Line,有些不用?

1. 因為Line 雖然普及率高,但缺少許多重要功能。

2. 健保署與民間合作開發的健康益友App相對來說更便利、完整。
健康益友App: IOS系統 / 安卓系統
IOS QRcode
安卓 QRcode

視訊看診的下一步會怎麼發展?

1. 現況|視訊看診後續仍需帶實體健保卡去醫院繳費領藥,沒那麼方便。

2. 政府試辦計畫:虛擬健保卡 遠距醫療一條龍完成|

- 下載「健保快易通」APP,取得虛擬健保卡QR Code,就可用手機,一次搞定「掛號、看診、檢查、批價」。

- 透過虛擬健保卡,醫生可以即時知道病人過往就醫紀錄。

- 降低實體卡損毀或診間讀卡機故障等風險。

- 透過健保署開發的授權機制,減少多名照護者或子女間傳遞長輩健保卡的困擾。

- 許多醫院已在虛擬健保卡試辦計畫中,待系統整合完成,就能讓民眾全程零接觸完成掛號、看診、批價、拿藥。

3. 未來方向:加速推動虛擬健保卡

- 放寬法規:擴大遠距醫療族群、鼓勵醫院配合建置虛擬健保卡讀取設備。

- 虛實結合:遠端由醫生視訊看診,近端由一般科醫生或護理人員協助檢查。鼓勵病人就近前往衛生所、一般診所,強化醫療分級。


桃園|中壢|聯新國際醫院|盧炳昇醫師|高齡四肢關節疼痛門診 ▶ 線上掛號

推薦治療專項 ▶ 肩頸痛、五十肩、手指關節痛、手舉不高、通血管、退化性關節炎、腳掌腳背痛、慢性筋膜疼痛、全身血管評估


對於本篇文章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我是病人,如何透過「這個方法」獲得最適合自己的治療?

「為什麼當代社會的醫療技術多元、醫療資訊的取得也非常容易,但從臨床經驗上,病人卻不見得更容易滿意治療結果?」

如果站在病人的角度,其實不難想像,面對眼花撩亂的訊息,病人很容易產生「不知道該相信誰,也不知道該怎麼做選擇,甚至不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導致即使採取了醫生給予的建議,最終也無法滿意治療結果」的狀況。

此外,因為資訊不對等,加上社會對醫生有權威的期待,醫生與病人的溝通通常是單向的,醫師推薦什麼治療方針,病人要不就接受,要不就換主治醫師,因此,需要一套良好的溝通原則與技術,減少病人與醫師之間的不對等。

因為沒有一個療法是完美的,必須讓病人了解「自己的狀況」、「自己有什麼選擇」,也讓醫生知道病人的「需求」、「價值觀」,以及「期望達到的結果」,協助雙方共同設定目標,鼓勵病患使用自主權,決定自己偏好的療法,一起達到讓病人與家屬坦然接受的滿意結果。


什麼是醫病共享決策(SDM)?

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就是一個讓病人與醫師可以藉以提升溝通效率,互相合作產生滿意治療結果的概念。

透過實踐這個概念,病人充分理解自己的狀況、自己有哪些選擇,以及不同選擇對於日常生活動、工作、運動、睡眠等不同身心層面會造成的具體影響。醫師也因為瞭解了病人的價值觀與需求,能夠正確提供建議,協助病人做出最符合自身期望的選擇,去提高滿意度與接受度。

在執行面上,會透過「醫病共享輔助工具」例如:各種圖形化、互動化、問答式的文宣、影片、app等,協助病人了解疾病、臨床進程、治療選擇的意義,及提出自己在意的考量及期待。

醫病共享決策(SDM)的實際應用範例:聯新國際醫院 肝癌治療圖文說明
醫病共享決策(SDM)小知識
起源「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 這個名詞最早是1982年美國以病人為中心照護的共同福祉計畫上,為促進醫病相互尊重與溝通而提出。
定義在1997年由Charles提出操作型定義,至少要有醫師和病人雙方共同參與,醫師提出各種不同處置之實證資料,病人則提出個人的喜好與價值觀,彼此交換資訊討論,共同達成最佳可行之治療選項。
資料來源:
1. 〈衛生福利部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
2. 〈衛生福利部醫病共享決策平台〉

我是病人,我了解醫病共享決策(SDM)了,但我實際上要做什麼?

步驟病人要做的事
1提供完整的資訊,讓醫師準確判斷病情。
2請醫師具體說明不同治療選項的花費、治療時間、治療方式、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3仔細思考哪些是自己的經濟與身心都能負擔的治療選項。
4並告知醫師自己的身心需求,協助醫師給予建議。
5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決定。

從醫師的角度,會怎麼執行醫病共享決策(SDM)?

步驟醫師會做的事
1向病人說明疾病、處置方案和可能有的選擇。
2提供所有治療方案的比較資訊,包含費用高低、治療方式、是否住院開刀,後續復健方式等,提供病人與家屬參考。
3了解病人的價值觀、對治療方案的偏好。
4分析治療方案的優缺點,以及具體來說會造成的影響。
5支持病人進行醫療決策。

什麼狀況特別需要醫病共享決策(SDM)?對病人有什麼好處?

  • 狀況一:小病小痛、症狀單純、療法單純,選項明確。
    醫病共享決策(SDM)幫助較不顯著。
  • 狀況二:重大疾病或長期困擾的慢性病
    醫病共享決策(SDM)會產生顯著的幫助。病人很可能遇到無論採取任何治療,都「不可能100%恢復正常狀態」且「不可能完全沒有後遺症」,或是「治療過程中不造成任何生活不便」的處境,在沒有完美選項的情況下,醫病共享決策(SDM)就非常重要。

長期疼痛的醫病共享輔助工具,也可以是圖文詳解症狀與治療方式的專文,例子可參考:
一、 疼痛專科醫師黃鈺涵 的專文《BYEBYE五十肩!「神經阻斷術 + 微細血管栓塞術(骨骼肌肉栓塞)療法」免住院開刀,有效減緩疼痛!》

二、我的專文《揪出體內小霧妖!「微細血管栓塞術(骨骼肌肉栓塞)」有效治療異常血管增生導致的「慢性關節痛」》


當我充分運醫病共享決策(SDM)與醫師和醫院配合,能為我帶來哪些額外益處?

醫師方在了解病人的真正需求之後,可以將檢查與治療按照副作用嚴重度,侵入程度高低,費用多寡推薦相對應的選擇。

一來可以避免推薦不適合病患的治療,也避免病患勉強接受醫師的建議之後,卻因為跟預期差太多,或是因為費用過高造成心理上的負擔,最終轉為對醫師的抱怨或是不信任。
醫院方對於每間醫院來說都有不同的重點經營項目,可能對某項疾病可做到100分,但是因為其餘能量不足,某些疾病只能做到80分。

如果病患知道自己的疾病在某個關鍵時刻可能需要轉到更大型的醫療院所,可以提早請醫院安排轉診,避免因為在不同醫療院所之間等待延誤病情,讓無法接受治療的病人卡在病房,同時造成病患以及醫院的困擾。

我只想全部交給醫師,不願意參與醫病共享決策(SDM)的過程,會造成什麼結果?

當病人不願配合共同決策的過程,不完整理解治療選項的影響,也不讓醫生了解需求,將希望完全交由沒有充分得到資訊的醫師,對醫師而言是很為難的,這樣的情境往往導致病人對醫師或是對治療效果有錯誤的期待,最終產生了醫病關係的破裂。


藉由衛福部的推廣,近年來各家醫院紛紛努力製作「讓病患更了解自己疾病與治療方式的SDM圖文說明」,期望透過這些努力,能病人更能得到理想的治療結果,也減少醫病衝突發生的可能。

對於「醫病共享決策(SDM)」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

當Google map把醫院推向服務業,醫院該如何看待一星負評

Google map的評論功能迫使醫院不得不承接「被當成服務業」的期待。

面對數量龐大的正負評論,醫院不應忽視,反而應該有效將Google map評論轉化為促進內部進步的動力與指引。



醫院算是服務業嗎?部長說是,有人說不是。

這是近年來醫界爭論不休的題目。新任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曾在受訪時說「醫療是服務業」,理由是根據醫師誓詞的第一句「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而且醫院在行政院主計總處編制的「行業標準分類」裡,被歸類為「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

儘管如此,還是很多醫療從業人員認為醫療不該被當作服務業,理由有很多,我在本篇不深入討論,但希望跟大家一起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議題。⠀⠀⠀

所有地標皆可評論:Google map讓所有人都成了服務業,醫院也不例外

Google map在近年來已經變成不可或缺的地圖服務,不管要去大城市,或是尋找小店家,都依靠Google map的導航功能。Google為了深化導航服務,更加入了地標與店家評論功能,對經營者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

而醫院與一般店家有一個特別的不同之處,一般店家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在Google map上設立店家帳號,但醫院一定會出現在Google map上。既然一定會出現,也就不可避免地會被評價。

一旦有評價就會產生比較心理,使得被評價者不得不面對評價帶來的壓力,進而形成「希望提高評價」的組織動力。

於是,無論醫院是否認為自己是服務業,都將承受「被當成服務業」的期待。

相較於一般店家,醫院更容易被給一星負評

比起一般店家,醫院更有機會被給一星負評,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消費者/病人的一開始就處於身體不適的狀態
    通常消費者去一般店家消費,無論是購物、用餐、享受服務,都是處於平穩或愉悅的狀態,尋求正面體驗。但是去醫院時,往往是在身體不適的狀態,原本就特別容易被勾起負面情緒。
    ⠀⠀⠀⠀⠀⠀⠀⠀⠀⠀⠀⠀
  2. 醫療服務的品質直接關乎消費者的生命健康狀態
    當消費者去用餐或做指甲,餐點不好吃或做得不好看,頂多心情不好,但是醫院若是開錯藥,影響遠遠不只是心情不好而已,因此會高度在乎醫療服務和環境品質。
    ⠀⠀⠀⠀⠀⠀⠀⠀⠀⠀⠀⠀
  3. 醫療人員具有專業權威性,不容易有對等溝通
    看病的人即使有意見也很難有足夠的知識當面辯駁,或縱使不滿也不敢當面批評醫師,導致壓抑情緒,事後尋找發洩管道。
    ⠀⠀⠀⠀⠀⠀⠀⠀⠀⠀⠀⠀
  4. 醫院沒有提供便利的「意見回饋管道」與「客訴安撫機制」
    在餐廳會有意見回函,有任何問題也可當下跟服務生反應,甚至餐廳可以用折扣或招待點心、小菜來平撫絕大部分會導致客人去留負評的狀況,但是在醫院除了不容易有全面、統一、即時的意見回饋管道,同時很難有類似提供折扣方式去安撫(現行體制也不允許、不適合使用這種方式)。
    ⠀⠀⠀⠀⠀⠀⠀⠀⠀⠀⠀⠀
  5. 消費者/病人的基本期待與認知落差:
    醫療服務與一般店家服務有本質上的不同,到餐廳用餐,就算不好吃也會吃飽,但是醫療服務卻不可能保證醫好。要有好的治療結果,需要醫生與病人共同努力。當民眾具有消費者/病人的雙重身分,認為花了錢就要滿足目的,就很容易感到期待落差,進而增強負面情緒。
    ⠀⠀⠀⠀⠀⠀⠀⠀⠀⠀⠀⠀
  6. 醫療人員過度疲勞
    這在台灣醫界已經是一個普遍認識,不深入討論,但過勞情況下導致醫療品質難以維持,也是就醫感受不佳的根本原因。
    ⠀⠀⠀⠀⠀⠀⠀⠀⠀⠀⠀⠀

因此醫院的Google map評價幾乎不可能達到5星或逼近5星,放眼台灣主要的大醫院或區域型醫療中心,Google map評論都落在4星以下,甚至是3星以下。

不過,由於醫療服務具有高度不可取代性,且醫療需求的迫切性與地緣依賴度很高,不像一般店家這麼容易找到替代選擇,因此即使醫院的Google map評價不高,多數人在生病急著看醫生的時候,也不太會因此大老遠跑去更遠的醫院就醫,所以儘管醫院比起一般店家更容易得到Google map負評,卻影響相對較小。

但是,這不表示醫院不該重視Google map的評論,因為評論中往往包藏著許多寶貴的資訊。

將Google map評論作為改善服務與制度的指引

從各大醫院的Google map評論,看出負評有下列幾種類型:

  • 醫生或護士、行政人員態度不佳
  • 醫生醫術不佳
  • 醫流程效率差、等待太久
  • 動線設計不順暢
  • 設備損壞未修
  • 設施設計不良
正評的類型有:
  • 醫生或護士、行政人員熱心、和善、有禮
  • 醫生醫術佳
  • 環境舒適、設施方便

可發現其實正評與負評都反映出就醫民眾對於醫療服務的期待,包含了人、事、物三個面向:

  • 【人】醫生、護理人員、行政人員
  • 【事】治療技術、治療流程、動線規劃
  • 【物】環境、設施、器具設備

評論中指出的項目都可以做為醫院內部檢討的 “重要第三方客觀資料”,有效減少醫院自身的盲點,因為評論中包含明確的方向與細節,例如:某樓層某區域飲水機壞掉好幾個月未修理、每次在三四樓的某某科別看診完,批價又要回到一樓非常不方便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改善方向。

排除情緒性發言之外,針對特定醫生、護理人員、行政人員,若是有 “長期重複出現的批評內容” ,應該加以重視,並透過客觀的分析,從中檢視要修正的是屬個人習慣,還是制度與流程設計所造成的。

反之,若是獲得讚美,也應當在內部特別點出,有助於激勵醫院的醫療人員與行政團隊,更願意投入心力在專業上,提升工作熱忱。

⠀⠀⠀⠀⠀⠀⠀⠀⠀⠀⠀⠀

延伸閱讀

綠色通道:從「資訊流管理」談轉院制度的優化

轉院制度涉及跨院、跨科錯綜復雜的溝通,在具有高度時間急迫性的轉院狀況中,一旦溝通失誤,非常容易造成醫療風險。若以「資訊流管理」的概念來重新思考轉院制度,則可以有效降低溝通成本,以及失誤發生率。



轉院制度怎麼來的?

為了讓醫療資源能更有效的運用,台灣從2017年開始推行醫療分級制度,目前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根據患者不同的需求,透過各級醫療院所的分工合作,轉院是很常見的機制。而當轉院有手術時間限制時,醫院與醫院之間的溝通協調需要更加精準、快速,不能出錯!

舉個 “轉院有手術時間限制” 的常見例子,就是長年位居我們國人前五大死因的「腦中風」

與時間賽跑的手術:腦中風!

當腦中風患者被送往醫院後,急診醫師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檢查評估,評估後若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則會經由腦中風醫療人員判斷患者適用何種方式治療。目前治療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症狀發生3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另一種則是在8小時內進行動脈內取栓術。

如果評估患者較適用於動脈內取栓,而醫院沒有取栓的能力,就會啟動轉院機制到具備取栓能力的醫院進行治療,越短時間將血管打通,預期復原的效果會越好。反之,時間拖得越長,治療風險將會越高!

「轉院」其實是一個複雜的「資訊流管理問題」

醫院與醫院之間進行轉院的流程,目前有許多資訊傳達的問題,原因是溝通流程過於複雜,請見以下示意圖:
原有轉院流程:缺乏良好溝通機制,由「非決策單位」作為溝通樞紐,導致流程過於複雜,容易產生訊息疏漏。
醫院與醫院之間的聯絡管道,通常是由醫院內個別部門的醫師們,互相建立聯絡群組,當有需要轉院的病例,由值班醫師透過聯絡群組詢問是否可以轉院,並提供轉院相關資訊,包含病人去識別化的個人資訊,以及已經接受過的檢查報告等。

現有「轉院制度」的問題

像是中風動脈內取栓這類的手術,由於需要跨科部合作,資訊很常因為管理不當而無法完整傳達,造成治療時間延誤,風險增加。以下面的情境為例:
  • 對方醫院轉院時沒有通知到轉院時間,可能導致病患到達醫院時,還沒完成接收病人的準備。
  • 轉院時未告知已做過甚麼檢查,可能導致病人重複做相同的檢查。
  • 醫師收到訊息後,未能及時更新病人資訊給急診部門,可能導致急診部門不知道轉院病人到達的狀況。
以上狀況,都是資訊無法精準、及時傳達,而可能導致的問題。

跨院、跨部、跨科溝通上的「資訊流管理」,政府機關其實很有一套

政府機關和醫院一樣,都是組織分層嚴密,需要大量做跨院、跨部、跨科,做大量縱向與橫向聯繫的組織,其繁雜程度更遠勝醫院。

以立法院和行政院的聯繫為例,立法委員們為了質詢需要,經常要跟行政院各部要資料,或是協調法案。一邊是113位立法委員的辦公室團隊,另一邊是行政院五院各級單位,上百個單位、上千位成員,如果沒有一套有效的溝通方式,就會形成無比龐雜繁複的資訊流,嚴重降低行政運作的速度。

於是,有了「國會聯絡人」制度的形成,來解決這種複雜「資訊流管理」問題。

國會聯絡人」制度如何運作?

為了改善聯繫上的龐大溝通成本,行政院成立所謂國會聯絡人的聯絡機制。每個部門底下都有專責的國會聯絡人小組,小組內每個聯絡人各自負責對應的立委辦公室,進行專人窗口式的溝通協調,當立委需要與行政院部門協調合作時,就可以透過單一窗口的國會聯絡人聯繫,由國會聯絡人進行內部傳達,並且統整內部資訊,在統一回傳給立委辦公室。

而國會聯絡人因為了解本部門的運作狀況,也能及時、精準的將資訊傳達給本部門的同仁,減少許多橫向縱向的聯絡成本。

簡單來說,必須由最「最了解狀況的決策單位」作為溝通樞紐,而且還要有「專責的溝通窗口」。

醫院如何借鏡「國會聯絡人」制度

對於如何優化醫院的中風轉院制度,由自身到醫院組織,我們可以從「個人思維」、「醫院內部制度」、「跨醫院交流」這些面向去思考優化這些流程。
  • 培訓專案管理思維:如何精準管理病人資訊,需要擁有專案管理的思維,可以邀請業界培訓講師到醫院內訓,建立管理思維。
  • 建立院級、科級聯絡人小組:借鏡政府的聯絡人制度,搭配上一點提到的管理思維,將當值的醫生定位成聯絡人的角色,成為對外及對內最佳的溝通管道。
  • 建立跨醫院合作制度:藉由定期的會議,建立各醫院相關部門跨平台溝通管道,讓相關人員有機會一同研討轉院制度,如何讓轉院溝通更順暢。

首創 “綠色通道” 制度:聯新國際醫院在「中風治療」與「轉院機制」上持續精進

改善轉院流程:建構「綠色通道」,由「決策單位」作為溝通樞紐,並精簡流程,減少訊息疏漏風險。
聯新醫院在2011年擴大編制成立「中風醫療中心」,並且通過衛生福利部「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级評定」,具備「重度級」急性腦中風病人照護品質,成為桃竹苗地區轉院進行中風動脈內取栓治療的首選。

在接收中風病人轉院上,聯新醫院率先建立「綠色通道」,由神經醫學中心作為轉院溝通的樞紐,並且有專責的醫師群組負責協調,整合了影像醫學科,神經內外科、急診部、麻醉部、與護理部,進行跨部合作,讓病人得到最快速完整的治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