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腳」近幾年來常常變成螢幕上的主角。
幾年前一支知名廣告,疑似糖尿病的阿嬤在沙發上睡覺,被孫女壓到腳卻沒有醒來,孫女哭著說「阿嬤你怎麼沒有感覺?」
去年台灣熱門電影《親愛的房客》,陳淑芳飾演糖尿病的阿嬤,長年臥病在床,因為腳上的傷口好不了,夜裡痛苦哀嚎令觀眾落淚。
看到這裡可能有讀者已經起了疑問,為什麼同樣是「糖尿病足」,廣告中的阿嬤腳麻痹沒感覺,電影中的阿嬤卻腳痛到難以忍受?
而糖尿病足,又該怎麼治療呢?
- 阿嬤的腳怎麼了?
- 為什麼會有糖尿病足?
- 糖尿病足到底是沒感覺還是會很痛?阿嬤們是演技太好還是演錯了呢?
- 糖尿病足該怎麼治療?
- 傳統療法不好嗎?什麼是PTA 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它有什麼好處?
- 如果《親愛的房客》中主角帶阿嬤做了PTA 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阿嬤的腳怎麼了?

從廣告中阿嬤說自己不能吃糖,暗示阿嬤罹患中老年人常會有的糖尿病。《親愛的房客》電影中的阿嬤也很明顯是糖尿病患者。 因此兩個阿嬤的腳都可能是「糖尿病足」。
為什麼會有糖尿病足?
病因 | 說明 |
一、動脈粥狀硬化 | 糖尿病患的末梢血管疾病多傾向於是兩側性的且多節段性的,這種小血管疾病會造成組織缺血及或壞死。 |
二、末梢神經病變 | 罹患糖尿病十年以上多半會發生這種問題,可能與神經的山梨醇代謝產物沉積有關,影響支配下肢的運動、感覺和交感神經,導致運動衰弱及感覺喪失,造成足部結構變形和不適當的載重現象。 |


糖尿病足到底是沒感覺還是會很痛?阿嬤們是演技太好還是演錯了呢?
糖尿病造成的末梢神經病變(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通常以「感覺症狀」為主,大部分是對痛覺及温度的感覺變差。
因此廣告中的阿嬤腳沒有知覺,是很有可能的;也曾有網友分享故事,糖尿病的阿嬤腳底被鐵釘刺入卻毫無感覺,被發現後才趕緊送醫。
另一種可能導致阿嬤們的腳沒有感覺的原因,是糖尿病造成末期腎臟病,長期洗腎合併嚴重血管硬化,最終導致末梢循環惡化因此冰冷麻木。
不同的是,《親愛的房客》中的國民阿嬤,片中的傷口是在小腿前側,皮膚下軟組織較薄的地方,缺血性傷口的機會必較大,且缺血性傷口因為神經尚未病變,會非常疼痛,所以國民阿嬤的演技非常逼真。
歡迎還沒看過電影的朋友,去看《親愛的房客》這部電影,無論從藝術層面,或是衛教的角度都非常有意義。
註:但如果是糖尿病的傷口在足底,可能因為末梢神經長期病變,反而比較不會疼痛。

糖尿病足該怎麼治療呢?
以往聽到糖尿病足傷口惡化,第一個印象就是要截肢,但其實這已經是很古老的觀念了。
糖尿病很複雜,針對糖尿病造成的「下肢動脈硬化」是現今治療的重點,治療方式有幾種,其中「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不需要全身麻醉,對心肺功能不好的病患也可以實施。成功機率高,可立刻趕善末端血流循環,風險較小。
對於不希望截肢、無法開刀、害怕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好的病友是值得考慮的選項。
傳統療法不好嗎?什麼是PTA 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它有什麼好處?

下肢動脈硬化的傳統療法是用抗凝血藥物或是做血管繞道手術,但是藥物只能避免血栓形成,無法逆轉已經狹窄的血管。
繞道手術工程浩大,但是如果病人保養得不好在結合處可能會再度阻塞,功虧一簣。
「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是有別於傳統療法的新選擇,經由皮膚上的切口,將治療用的導管以及導線送至動脈阻塞處,使用氣球撐開狹窄的地方,完成血管整形手術。
避免了傳統療法的問題,同時可以:
1. 挽救可能會截肢的腳
2. 緩解缺血性疼痛
3. 避免無法癒合的傷口造成敗血症
如果《親愛的房客》中主角帶阿嬤做了PTA 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電影中陳淑芳飾演的阿嬤,除了洗腎跟有小腿的傷口之外,一般日常活動還是可以進行,因此很適合進行「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因為PTA對於改善缺血性的傷口有很大的幫助,且傷口恢復之後就不容易再疼痛。
如果治療成功且恢復良好,阿嬤的腳就不需要截肢,就不會讓她嚇到逃離醫院耽誤正常的治療,也就不會有誤吃藥物致死的問題。
此外,「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除了縫合傷口器之外,手術費用有健保給付,因此不會造成龐大費用負擔。
如果莫子儀飾演的主角知道這個療法,電影結局可能就不一樣了。
延伸閱讀:《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AOD)不想截肢?長期抽煙、糖尿病、長年腳痛的年長者一定要注意這件事。淺談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
對於「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療法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