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5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AOD)不想截肢?長期抽煙、糖尿病、長年腳痛的年長者一定要注意這件事。淺談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

文章摘要

「慢性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糖尿病、四隻末梢有時會莫名疼痛、有些傷口一直好不了,或是癒合得很慢、運動時腳痛、長期抽菸、曾檢查出頸部、腎臟動脈、冠狀動脈異常……」

看到上面的描述,是不是很容易想起自己或某個家人、朋友呢?

由於動脈硬化的人口持續增加,相關治療技術一直是我關注的議題,傳統療法的後遺症常常令病友與家屬困擾不堪。

因此我在這篇文章希望跟大家分享「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這個有別於傳統療法的新選擇,作為病友與醫師在討論治療時的參考。



誰可能有發生下肢動脈硬化?

  • 65歲以上中老年人
  • 年齡50-69歲且抽菸
  • 肥胖
  • 時常運動時腳痛
  • 腳部理學檢查結果異常
  • 有冠狀、頸部、腎臟動脈疾病
  • 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相關慢性病或家族病史

下肢動脈硬化的徵兆有哪些?

一、行走一段路後小腿僵硬疼痛,休息一段時間以後就好了
二、一側足背的脈搏變弱或不見
三、小腿或足部/腳趾疼痛
四、足部冰冷,足部發紫
五、小腿、足部或趾頭有久久不癒之傷口或潰瘍

符合上述任一條件,且有相關徵兆的人都很可能有下肢動脈硬化,建議一定要接受「血管硬化指標ABI篩檢」(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血壓比值)。早期預防,可以有效避免惡化、幫助治療。

👉 聯新國際醫院周邊血管分析儀ABI檢測 (心臟科)

圖片來源

下肢動脈硬化治療的傳統療法有哪些?

一、抗凝血藥物
二、做血管繞道手術

由於抗凝血藥物只能避免血栓形成,無法逆轉已經狹窄的血管。

而繞道手術工程浩大,但是如果病人保養得不好在結合處可能會再度阻塞,功虧一簣。


什麼是PTA 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

「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是有別於傳統療法的新選擇,經由皮膚上的切口,將治療用的導管以及導線送至動脈阻塞處,使用氣球撐開狹窄的地方,完成血管整形手術。

PTA避免了傳統療法的問題,同時可以:
1. 挽救可能會截肢的腳
2. 緩解缺血性疼痛
3. 避免無法癒合的傷口造成敗血症


PTA的優點、缺點是什麼?

優點

  • 不必全身麻醉,對心肺功能不好的病患也可以實施。
  • 成功機率高,可立刻趕善末端血流循環,風險較小。
  • 不必開刀,創傷小,恢復快。
  • 不需要另外使用血管替代物(亦即不用移植人工血管)
  • 健保給付
  • 避免截肢

缺點

  • 若病友的高血壓、糖尿病沒有改善,有可能復發,一年後再狹窄的機率約為30%,若一再復發就可以使用塗藥的氣球或是支架防止快速復發。
  • 在氣球撐開時候產生暫時性疼痛

註:採用PTA前要確定血管阻塞的成因,且傷口一旦感染就會減緩組織癒合的速度,一有症狀建議要盡早就醫。


PTA適合哪些人?哪些人不適合?

適合

  • 慢性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
  • 有末端疼痛或是無法癒合的傷口
  • 已明確診斷為動脈硬化、下肢動脈硬化
  • 腹主動脈血栓形成綜合症
  • 不想開刀、全身麻醉,或基於某些原因無法、不願意使用傳統療法

不適合

  • 下肢傷口已經嚴重感染到引法敗血症,必須要截肢才能拯救生命的人

延伸閱讀:《糖尿病足不是會麻木嗎?為什麼又會痛?《親愛的房客》阿嬤的腳到底該怎麼治?》

對於「PTA經皮穿刺動脈整形術」療法感興趣、有疑問的朋友歡迎來信,或到我的臉書粉絲團Dr. PS LU一起討論,如有建議也請不吝給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