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每天皆有無數肝癌病人在進行治療。對於已經無法進行手術與電燒的病人來說,「釔90體內放射線治療」過於昂貴,而「肝動脈灌注化療」則是要在鼠蹊部放置固定人工血管,會造成活動不便,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
由暫時性肱動脈導管進行的「肝動脈灌注化療」新術式,不但有健保給付,且不影響病人活動,有效改善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是病人的新福音。
台灣肝癌現況與早期治療方式
過去二十年,肝癌一直位居台灣癌症死因前二名。雖然肝癌只要及早發現,目前都可以治療,常見的治療有: 1. 手術切除 2. 無線電頻燒灼術 3. 血管栓塞 4. 局部酒精注射 5. 微波凝固 6. 冷凍療法 7. 標靶治療 8. 放射線治療 9. 免疫療法 10. 支持性治療等 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神經,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難以發現,一旦有症狀時往往已是末期,只剩下3-6個月壽命。 因此每年肝癌死亡人數皆在5000~7000之間,意味每天至少有超過14位病人死於肝癌,有無數肝癌末期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不斷承受痛苦。
近年來的肝癌治療新選項
過去,一旦錯過早期治療時機,癌細胞擴散到無法進行根除性治療(切除、電燒)的病人,只能採用血管栓塞,但萬一腫瘤也已經入侵肝門靜脈、肝靜脈系統,就只剩下全身性化療、標靶藥物,非常痛苦,因此後來普遍建議病人採用以下兩種療法:
一、釔90體內放射線治療

- 治療過程:病人接受血管攝影評估,確認肝動脈供應腫瘤與正常肝組織的
比例,再將載有適量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球打入肝臟動脈,藉由同位素散發的放射能量來殺死腫瘤。 - 住院時間:4 – 5天
- 療效:3 – 6個月
- 特點:
- 住院時間短,不必重複施術,減少病人往返醫院治療的舟車勞頓
- 對病人造成的不適相對栓塞療法低很多,近乎無感
- 缺點:健保不給付,費用高昂,需要自費70萬元左右
二、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

- 治療過程:由鼠蹊部放一條管路直達肝動脈,灌注化療藥物讓肝癌細胞受到高濃度化療藥物的攻擊,最後再輔以血管栓塞術,同時結合化學治療與栓塞治療兩種方式來殺死腫瘤。
- 住院時間:每個月需施打一次,每次住院4 – 8天
- 療效:治療反應率50-60%,少數甚至達到暫時痊癒
- 特點:
- 有健保給付,只需負擔住院費
- 副作用比全身性化療少
- 缺點:
- 傳統做法需經由鼠蹊部埋入注射座,便於每次回診治療時插入導管注射藥物,但會限制病人身體活動,造成生活不便
- 治療時間長,加上上述不便,導致病人往往難以忍受
負擔不起釔90治療,有更好的選擇嗎?
有的!由暫時性肱動脈導管進行「肝動脈灌注治療」HAIC
為了減少「肝動脈灌注化療」傳統做法對病人造成的不便,醫界已研究出更新的做法,由暫時性肱動脈導管進行的「肝動脈灌注化療」新術式。

與HAIC傳統作法的差異
1. 改由上臂的肱動脈放置可移動式導管,不埋入固定注射座,雖然每次治療時都要重新放置導管,但是每次治療結束只要移除導管,即可加壓止血後回家休息。 2. 移動式導管容易調整,若有移位或堵塞可即刻處理,治療效果明顯較好,併發症也大為減少。 3. 不需要臥床,活動相對幾乎不受限,生活品質沒有影響。
HAIC新術式適合哪些對象?
- 肝癌末期病人
- 已無法做切除、電燒等根除性治療
- 無法負擔釔90等高自費療法
- 不想接受全身化療
- 不想接受HAIC傳統治療方式(鼠蹊部放入注射座人工血管)
- 希望維持治療期間生活品質
HAIC新術式成功案例
高雄榮總從2002起利用肝動脈化療治療中晚期肝癌,已經治療超過4、500位病人,病人不用自費,住院5天可自由走動免臥床,治療有效率達五成以上。
我住桃竹苗地區,該找哪個院所與醫師來進行HAIC新術式?
桃竹苗地區,目前已有聯新國際醫院進行HAIC肝動脈灌注化療新術式的研究,如有相關需求,可至聯新國際醫院掛號,找腸胃肝膽科主任 – 徐瑋倫醫師。
透過用暫時性經肱動脈導管進行肝動脈灌注化學治療,減少醫療負擔、減少治療造成的行動不便,在療程中維持生活品質與尊嚴。